呼吸照護-走進“畫說”老人照護手冊
中國社會真的老年化了,隨處可呼吸照護 以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。第一代獨生子女組成的有著4位老人的“421家庭”,和由90歲老人、60歲青年老人和30歲年輕人組成的“369家庭”,成爲主流家庭。據2010年底的統計,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1。78億,而日常生活失能與半失能老人約3300萬人,他們都需要不同程度的生活照護。
介入並照護失能或半失能老弱者的日常生活起居,簡稱“介護”。這是個來自海外的詞彙。
介護不同于對病人的醫療護理,介護服務的對象是不需要住院治療的弱勢人群。介護服務內容繁雜:提供日常生活的基礎照護,做飯、喂飯、洗衣、洗澡、如廁及整理清掃房間;陪被介護老人聊天、讀書報、散步、去就診,乃至護送其走親訪友等……總之介護是援助被介護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提高他們的生命質量和生活質量,使其有尊嚴地生活,滿足他們身體、精神、社會各方面的需求。
世界各國的統計都表明,80%以上的老人願意居家養老,在自己熟悉的環境,和自己的親屬一道安度晚年,是絕大多數老人的勞工體檢理想。介護的擔當者既有職業介護服務人員,在更多情況下,爲主的仍是被介護老人的配偶或中老年子女等親屬。
呼吸照護本書作者王天明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,他歸納了國際先進的“介入”護老經驗,結合中國實際,編著了這本圖文並茂、一看就懂、一懂就用、注重細節的老人照護手冊。《畫說介護手冊》這本書在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出版,是專門向全社會傳授作爲常識的介護的知識技能的手冊。爲照護自家老人的親屬們,居家或養老機構的專職介護服務人員,社會志願者和義工提供了規範化的介護服務的參照。
1)肌肉訓練
爲使老人動作靈活敏捷,改善虛弱體質,肌肉訓練非常有效。肌力增強可以防止跌倒,一些特定的肌肉(骨盆底肌群)安養中心力量訓練還可以預防尿便失禁。增強肌力和伸展性的訓練要持之以恒,應在專家指導下進行,避免損傷。比如練太極拳等運動呼吸照護時適當擡高重心,上下樓梯或爬山下山時減慢速度,減少膝關節的負擔和勞損。
2)預防營養不良
低營養狀態導致體能下降,老化加速。也可誘發心髒病等慢性病。因此高齡人群應當攝取充分的動、植物性蛋白質,不要偏食。
3)預防認知症(阿爾茨海默病)
爲了預防認知症,經常鍛煉記憶力﹑注意分配能力﹑規劃能安養中心力。這也是認知症首先傷害的三種腦功能。增加用腦,避免長時間觀看電視,防止廢用性腦功能衰退。爲了改善腦血流,養成經常散步和有氧運動的習慣。此外,養成訓練手指靈活的諸如繪畫﹑練字﹑編織﹑手工,彈奏樂器等興趣,並積極與人交流,都可延緩大腦功能退化。
4)維護口腔衛生
嘴除了進食以外,尚有會話發聲、表情、輔助呼吸等功能。勞工體檢爲了維護這些功能,防止蟲牙、牙周炎,清潔義齒等措施不能忽略。
5)科學文明的生活習慣
安養中心 作息規律加上“合理膳食,適量運動,戒煙限酒,心理平衡”,這是國際公認的健康指導性建議。這些良好習慣,可大大降低成人病(又稱生活方式病或生活習慣病,即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病、糖尿病、腫瘤等疾病)的發病率,它對任何人都適用,對于中、老年人尤其重要。心理學研究表明,一項習慣的養成,只需連續24次以上的重複。
6)良好的心態
良好心態的保持含義非常豐富。包括對人對事的寬容豁達,培養知性的興趣愛好,保持與家人,社會不同年齡層的朋友的友好交往。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和老年人之間的自助互助活動等,使得精神生活豐富多彩,心情舒暢。保持家人間密切聯系是必不可少的,一家人盡管可能不住在一起,但是要經常聚會,哪怕電話交流,保持溫暖的親情。
7)避免傷病
老年人對于傷病的抵抗能力降低,一旦負傷得病比之年輕人康複慢許多,甚至落下殘疾。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小心,避免負傷(包括攀高,跌倒磕碰等)。建議中老年男性改變站立排尿習慣,尤其夜間盡量坐馬桶排尿。預防因排尿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腦缺血暈厥。
8)謹防上當受騙
近些年不論中外,老年人受騙上當的事例屢見不鮮。無非貪小失大,損失錢財;盲目被誤導,養生療病誤入歧途,耽誤治療,延遲康複,甚至危及生命。這都會在精神上物質上對老人造成嚴重打擊。因此要提高警惕,不被謠言和僞科學誤導,嚴防受騙上當。
博主好站推薦: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